司法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政法 > 司法

枣庄市建设“智慧非诉”高速路网 打造“无讼治理”枣庄模式

来源:编辑:时间: 2021-10-21

枣庄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立足执法司法规范化工作,建设“智慧非诉”高速路网,打造“无讼治理”枣庄模式。试点以来累计提供各类非诉服务8.7万余件,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全面凸显,省内外12个地市先后来枣实地考察学习。

立体化运行,非诉服务“一网覆盖”千企万户

聚焦群众非诉纠纷全时空办件诉求,全方位强化实体、网络、热线“三位一体”平台建设,实现“24小时不打烊,非诉服务零距离”。一是打造实体平台主阵地。设立全省首个市级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实体平台,设置8个服务窗口和独立的调解室。在市区镇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及矛盾纠纷高发、多发领域的行政部门建立“非诉讼服务分中心”,形成“多层级+多行业”的实体化非诉服务平台。二是拓宽网络平台新时空。投资150余万元打造“枣庄非诉服务网店”线上平台,同步一体开发的非诉化解服务微信APP小程序、嵌入互联网“一键办”模块,实行在线解答、受理、调处非诉讼纠纷。三是拓展热线服务“一号通”。汇总接入12348服务热线,对公证、仲裁、复议等涉及非诉业务的热线进行并联,群众拨打热线即可随时随地提出申请。推行“套餐式”非诉服务,在各平台设立引导分流岗、调解处置岗、综合岗,实现“前台统一受理,后台分流转办”工作格局。

集约化整合,非诉职能“一线链接”部门系统

充分彰显“诉、非”比较优势,打造非诉“服务链”。一是突出职能聚合优势。整合市12348热线、行政复议、人民调解、公证、仲裁、司法鉴定、法律援助等10项职能,实行“一个窗口受理、多手段并用、一条龙化解”。二是发挥联动协作优势。实行“调解+”运行模式,在法院、检察、公安、信访等部门“分中心”,以及交通、住建、保险等行业专业调解组织,分配驻点账号,多部门联合提高“一次调处率”。创新“榴乡诉递”“统战+调解”等区域非诉品牌,形成矛盾纠纷非诉化解合力。三是提升信息互联优势。探索实施“司法鉴定+公证”“公证+仲裁”等多样化组合模式,实现“不见面”“背对背”的定分方式有机整合,提高纠纷化解工作效率。通过非诉服务平台与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对接,推动司法确认线上办理,体现融合优势。

长效化推动,非诉保障“一步到位”全面夯实

努力构建高效的保障体系,确保创新工作充满活力。一是制度推动。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文件印发《关于优化整合资源健全完善“集约化”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方案》,制定《非诉工作考核暂行办法》,将非诉服务纳入法治建设考评体系。建立《非诉纠纷化解常态化培训制度》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。二是要素驱动。聚焦综合保障“人财物”三要素,市级经成立县级建制的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中心,核定编制20人,内设5个科室;在区(市)建立科级建制的非诉服务中心,人员编制分别达到5至15人;吸纳各行业领域专家调解员500余人,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专家库。将非诉服务纳入财政保障,分级分档明确个案奖补。三是机制带动。总结前期改革试点,以“五项机制”助推非诉服务走深走实。建立预防化解机制,从源头上减少争议的发生;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行政执法任务较重的单位,建立起衔接配合、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,实现了工作联动优势互补;推进社会参与机制,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非诉纠纷化解工作;完善信息管理机制,健全纠纷预警研判机制,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。

改革创新、重在实效。今年1至9月份,枣庄市办理各类非诉讼业务49920件,超过60%的纠纷通过非诉途径解决,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成功样本经验。

Copyright 2017-2018 www.zzszf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中共枣庄市委政法委员会
地址: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市政大厦十楼
备案号:鲁ICP备140253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