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应形势 突出重点 凝心聚力 合力攻坚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7月4日,市综治委召开全体(扩大)会议。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于玉,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秘书长于良,副市长、市公安局局长宋丙干,市法院院长孙英,市检察院检察长张敬艳等领导出席会议。市综治委全体委员,各区(市)综治委主任、政法委书记、综治办主任,枣庄高新区综治委主任、综治办主任参加会议。宋丙干主持会议;赵继君通报了当前全市社会治安稳定情况;孟凡华通报了去年省综治委对我市综治平安建设专项工作考核情况,解读了《枣庄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》和2017年综治平安建设考评办法;于玉作了重要讲话。 于玉在讲话中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委的决策部署,充分发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作用,切实维护社会环境安全稳定,强调以下几点。一是坚持底线思维,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稳定、护安全、促和谐工作,严格落实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专项行动措施,坚决维护政治安全,切实维护良好治安环境,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。二是突出四个重点,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局势掌控能力。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在全市全面推广滕州市“三三制”经验做法,按照“纵向+横向”联通、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、“实体+奖补”联用的要求,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解体系和网络。各级法院要发挥好引导、示范和保障作用,加强诉非对接平台建设,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工作,有效解决“案多人少”矛盾。要加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,严格按照国家《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》,采取综治办人员+综治信息系统+有关部门派驻人员等办法,扎实推进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,切实增强综治中心实战功能。要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按照全国“雪亮工程”建设推进会要求,充分发挥市综治办牵头抓总,市公安局作为主力军,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、密切协作的作用,加快推进“雪亮工程”建设,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体水平。要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,着力推动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建设,抓好信息平台应用,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,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、精细化水平。三是发挥组织优势,统筹抓好市综治委各专项组工作。要及时调整专项组及其组成人员,对原各专项组职能进行一次重新梳理,确保更好地发挥综治成员单位特别是主管单位职能作用。要加大专项工作对口协调力度,切实加强同省里对口主管单位的对接联系,确保我市平安建设考核不失分。四是强化创新引领,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。要注重联动融合,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,大力支持人民法院完善、落实执行联动机制,坚决打赢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。要注重开放共治,运用购买服务、项目外包、保险等市场机制去解决问题,切实加强治安保险工作,确保今年全市治安保险覆盖率达到40%以上。要注重科技支撑,构建纵向贯通、横向集成、共享共用、安全可靠的综治信息平台,提升预警预测预防能力,有效防控社会风险,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能化水平。五是强化组织保障,狠抓责任落实,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。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,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维护一方稳定、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,强化考核结果运用,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。要充分发挥综治委“综合”优势,发挥考核指挥棒、问责撒手锏,奖励催化剂的作用,通过严格执行综治领导责任制,切实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主动担责、依法履职。要夯实综治工作基层基础。加强镇(街)副科级专职综治办副主任配备,不断发展壮大治安信息员、平安志愿者队伍,真正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、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。 宋丙干就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问题提出要求,一是迅速传达、认真贯彻。要按照于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,切实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,尽快研究出台本区(市)、本部门、本系统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,有组织、有计划、有步骤抓好落实。二是明确目标、把握重点。要统筹抓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、综治中心标准化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、网格化服务管理等综治重点工作,进一步提升我市综治工作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。三是健全机构、完善机制。要进一步细化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,加强和规范综治组织建设,健全完善工作制度,使新一届综治委及其专项组的工作进入制度化、规范化轨道。四是加强领导、落实责任。要把《实施细则》、考评办法、目标责任书作为指引工作开展的重要“指挥棒”,进一步细化任务、明确责任,扎扎实实抓好落实。市综治委对领导得力、工作扎实、成效明显的地方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《实施细则》进行奖励;对领导不重视、责任不落实、工作不到位、造成严重影响的,严格依照《实施细则》进行追责问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