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贯彻落实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,集中清理整治司法过程中存在的“执行难”突出问题,市中区人民法院立足实践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探索建立执行案件多元化解和繁简分流机制,全力打造“和解前置,以执促和,和执结合”工作模式。自去年5月份执行和解中心成立以来,立“执前调”案件2784件,执前和解成功950件,和解成功率达34.12%。和解后自动履行案件693件,自动履行率72.9%。 一、抢抓机遇,搭建平台,实行“和解前置” 一是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。市中区委政法委将执行和解纳入“综合治理执行难”地方平安建设考核体系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诉源治理”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对执行和解工作机制、经费保障等给予充分支持。二是成立执行和解中心。在执行局院内建设调解专业用房作为执行和解中心的和解场所,专司民事执行案件登记立案前和解工作。三是联合市中区司法局成立执前和解委员会。成立由执行局局长担任组长的执前和解指导小组,从“退役”人民陪审员优选4名解纷“行家”充实和解队伍,迅速铺开执行和解工作。落实“劳务报酬+个案奖补”人民调解员薪资制度,在按月发放劳务报酬的基础上,由市中区司法局根据和解案件的难易程度和标的额大小,按季度提报区、市委政法委增发个案奖励,有效激发驻局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。 二、强力攻坚,持续震慑,推动“以执促和” 加大执行攻坚力度,持续为“执行和解”营造氛围。一是“大兵团”亮剑。充分利用凌晨、夜间、节假日等时间,以每月2-4次的高频率,连续开展“春雷行动”“夏季攻势”“百日攻坚”等集中执行活动,拘传失信被执行人283人,扣押车辆74部、腾房清场36处。二是“特种兵”出击。开通执行指挥中心值班电话,法警队抽调1个中队警力组成“特战队”,实行110式出警机制,确保快速反应、有警必接、接警必出,有效提高反规避执行的能力和水平。今年1-9月份,共接到群众来电347个,出警920人次,核查“执行线索”162条,执结钉子案、骨头案106件。三是“信息化”作战。执行指挥中心接入公安“天网”系统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司法查询专线。去年以来,运用网络查控系统,查询案件14.3万次,冻结资金2.2亿余元;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842例,促使974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;网络拍卖412件,成交量193件,成交额4000万余元。 三、优化机制,完善流程,力促“和执结合” 积极探索建立职责清晰、程序衔接、注重实效的执行和解体系。一是案件分流“精细化”。制定《关于建立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的实施细则》,对已采取保全措施,银行存款、股票等可足额清偿债权的;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,通过执行和解方式更利于关系修复的等类型案件,优先立“执前调”字号,转入执行和解中心,在快执团队的指导下开展执前和解工作。二是和执衔接“无缝化”。组建“六员合一”新型快执团队,推进执行辅导、和执对接、和后监督一体化运行,并通过采取“预罚款”“预拘留”等措施,力促和解协议履行完毕。羿某申请执行阮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,快执团队通过向阮某下达《预罚款决定书》,督促阮某主动支付了工程款。三是和解方式“便捷化”。采取“一对一”说理、“背靠背”讲法、在线“云和解”等灵活方式开展调解工作。当事人达成执前和解的,灵活采取现金、支付宝、微信、网上银行等方式进行过付,高效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 四、加强管理,减量增效,推动源头防治 加强对执行和解工作管理,确保“案件数量降下来、执行质效升上去”。一是严防和解案件回流。执前和解案件计入快执团队办案总数,防止执前实质化解案件再次回流到执行程序。今年以来,执前实质化解案件341件,执行收案数量同比下降8.7%。二是推行执行类案指导。建立房产、劳动纠纷等群体性执行案件指导机制,选取其中代表性案件先行示范执行,带动类案执行和解。66户居民与被执行人房地产公司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一案,快执团队选择其中1起案件示范执行,其余65件均通过执行和解结案。三是凝聚和解工作合力。深入融合全区170个基层调解委员会、36个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,吸纳整合工商联、网格员等合力参与联调联解“生态圈”。房某申请执行刘某借款纠纷一案,执行和解中心在有关部门支持下,促成刘某以土地入股方式与案外人合作经营,刘某财务脱困后主动偿还了290余万元借款及利息。 市中区人民法院全力打造“和解前置、以执促和、和执结合”工作样板,推动执行工作向严格依法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迈进,实现了执行方式“升级转型”。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强,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7.2%。执行案件持续提质增效。